30年前,抓住全球制造業轉移機遇,從創辦全國首家“三來一補”企業太平手袋廠,到發展成為“世界工廠”,東莞從珠江東岸一個普通的農業縣華麗變身,成為令人矚目的“國際制造業名城”,創造了改革開放的“東莞奇跡”。 2012年,為了在“三來一補”、來料加工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基礎上實現產業轉型,東莞明確提出要以新型研發機構、“機器換人”等為抓手,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引入大量科研創新項目和人才,逐步探索出創新驅動發展的新路徑。
引智招商 結緣東莞
2012年3月,首都北京春寒料峭。東莞南城街道黨委書記錢超帶隊赴北京參觀考察清華工業開發研究院、中關村東升科技園。3月8日,在中關村東升科技園內,南城轄區的省重點項目中天聯科國際信息產業園與東升科技園成功對接,簽訂了園區共建合作協議;南城街道與北京清華工業開發研究院也商定了共建科技平臺的意向。
▲2012年,清華工研院與南城街道于北京共同簽署建設“東莞市清研公共服務平臺”協議。
▲2012年,中天聯科國際信息產業園與北京中關村東升科技園簽訂園區共建合作協議。
在此次東莞南城北上“引智招商”中,一位慈祥的長者,與東莞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就是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戴猷元先生。作為清華大學的學科帶頭人之一,戴猷元教授曾任清華大學化工系副主任、系主任,校學術委員會委員等職。三十多年來,一直從事化學工程與技術方面的教學科研工作,期間共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及教育教學獎20項。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4年,獲評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2005年,清華大學副秘書長、清華工研究院院長的戴猷元教授出席交流活動。
1998年8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和清華大學在賈慶林同志提議下,共同組建事業法人單位北京清華工業開發研究院(簡稱“清華工研院”),該機構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設立于清華科技園內。劉淇、王岐山同志曾先后擔任第一、二屆理事會理事長。戴猷元教授從清華大學化工系主任崗位轉任清華工研院首任院長。
▲1998年8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和清華大學在共同組建事業法人單位北京清華工業開發研究院,位于于清華科技園內。
作為首都創業孵化體系和創新服務體系的組成部分,清華工研院以需求為導向,按照“孵化成果、孵化企業”的工作思路,加速了清華大學科研成果產業化的進程,并孵育出了有機發光顯示器(OLED)、燃料電池城市客車、高溫超導濾波器系統等一批有代表性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和企業 。
在清華工研院,戴猷元教授這一干就是十四年。期間,他積極組織清華大學的科技力量和科技成果,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改造提供技術支持,在機制創新和成果轉化方面取得明顯成績。2011年,戴猷元教授轉任北京清華工業開發研究院工程技術促進中心理事長,以產學研合作為紐帶,力促制造高端化、制造服務化。2012年,受聘為中關村東升科技園首席創業導師兼顧問。同年,聯科國際信息產業園牽手中關村東升科技園之際,戴猷元教授亦開始了與東莞的不解之緣。作為頂尖科研專家,戴猷元教授被“引進”到東莞,著手組建非盈利性的公共科技服務機構——東莞市清研公共科技服務中心,并出任中心主任。
6年多來,戴猷元教授往返北京、東莞兩地70多次,走訪企業300多家,與企業交流
的次數超過500次。
▲6年多來,戴猷元教授往返北京、東莞兩地70多次,走訪企業300多家,與企業交流的次數超過500次。
6年多來戴猷元教授為東莞創新驅動發展“鏈資源、引技術、擴智庫”,目睹了產業園區的興建和拓展,親歷了科技企業的成長和發展,見證了東莞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驅動發展的巨大成果。
清研六載 精耕不輟
作為開放性和公益性的公共科技服務平臺,清研中心采取“政府主導,企業化運作”模式,依托北京清華工業研究院的科研及人才資源,加強產學研結合,整合社會創新資源,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幫助科技企業轉型升級。
▲戴猷元教授調研服務企業
在過去的6年里,清研中心在東莞市委、市政府和南城街道黨委、辦事處的大力支持下,堅持“主動服務、創造需求”的宗旨,圍繞“匯聚創新資源、開展決策咨詢、孵化科技企業、轉化科技成果”的職能,服務高新企業跨越發展,提升傳統企業轉型升級,推動產業園區科學運營,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戴猷元教授調研服務企業
成立伊始,清研中心聯合中關村東升科技園產業發展研究中心,實地考察了東莞多個園區以及數十家代表性科技企業,并對南城區科技企業進行了抽樣問卷調查,撰寫了題為《基于產業集群的東莞市經濟發展模式研究》的報告,為政府決策及清研中心后續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后來,清研中心通過設立企業咨詢日,6年間為300家以上企業提供了500余次的咨詢服務,為企業戰略、技術創新、品牌建設、商業模式“聽診把脈”,扶持和培育5家上市或掛牌企業、18家倍增計劃企業;期間,清研中心還通過參與科技園區的運營、服務平臺建設及多個項目的業態頂層設計,其中包括推動、協助高盛科技園、松山湖國際金融創新園、聯科國際信息產業園等多個園區申報并成功獲得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認定。
▲戴猷元教授調研服務企業
除此之外,清研中心還成功引進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在東莞共建華南分中心,打造華南地區企業領軍人才、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培育基地;著力打造“天使投資工作站”、“創業導師工作站”、“上市輔導工作站”,搭起了由國內知名高校及各行業領域具有理論水平和商業實戰經驗的50多位專家學者組成的清研智庫,為孵化企業、孵化成果提供資金支撐和智力支援,參與打造了新材料、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多個產業聚集項目。
攜手園區 服務企業
▲清研中心與中天聯科共建清研創新中心
聯科國際信息產業園還出資5000萬元,攜手清華工研院設立“清研創新基金”, 搭建企業金融服務平臺,通過股權投資、信用貸款等金融孵化方式,解決清研中心服務企業過程中遇到的企業融資難題,并幫助成長性好的企業通過資本運作得到快速發展。
▲清研創新中心正式啟用
▲南城街道陳桂明書記為戴猷元教授頒發聘書
2018年,東莞市清研公共科技服務中心成立六周年之際,清研中心再攜手廣東中天集團成立“清研創新中心”(簡稱“清創中心”),以“平臺創新服務+空間”的模式,促進企業持續成長,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這意味著歷經六載精耕,清研中心已經從一個科技服務平臺躍升為區域創新中心,從智庫咨詢、資源嫁接服務到融合科技、金融、人才等全面服務。
▲智庫擴容(左起):朱德權、馬建淮、吳水清、王勇受聘清研智庫
▲智庫擴容(左起):賴森潮、李思迪、程鵬志、楊恢東受聘清研智庫
在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背景下,清創中心將以打造大灣區清研科技服務總部為目標,并將在東莞多地以及北京、深圳等國內一線創新發展城市成立清創中心,緊密結合政策趨勢、發展方向,形成以空間為載體、以技術為核心、以金融為抓手、以智庫為支撐的“四輪驅動”模式,持續為企業“賦能” ,為產業“加油”,為科技南城的躍升貢獻更多力量。
▲清研創新中心啟用現場
▲清華工研院副院長、清華大學朱德權教授專題分享“企業創新”之道
再出發 助莞創新升級
如今,處于廣深科技創新走廊中軸線和粵港澳大灣區腹地的東莞,正與廣州、深圳作為一個物理空間整體謀劃,組團參與世界優秀城市群的競爭。這也意味著,東莞將以更廣的全球視野、更高的戰略站位、更嚴的創新標準來審視和謀劃下一步的高質量發展。
清創中心落戶聯科園區▲
清創中心辦公區▲
清創中心清研智庫▲
在這個大背景下,清研中心和清創中心將發揮平臺、智庫優勢,積極構建區域科研智庫智囊團,為科技創新型企業發展提供科研創新服務,驅動區域科技創新發展;同時,繼續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在東莞孵化和產業化,為東莞吸引高端人才、產業、資本等創新資源集聚,助力東莞構筑“一廊兩核三帶多節點”空間格局,形成輻射帶動全域發展的創新核心區和增長極,推動東莞挺進創新型一線城市。